以紀錄片《冒充者》(The Imposter)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的導演巴特林頓(Bart Layton)今年帶來首部編導劇情長片《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冒充者》當時把虛構片段交疊於現實之中,《美國動物》則相反過來,把訪談紀錄融入在劇情之中,成為風格獨特的犯罪佳作。
《美國動物》講述 2005 年 2 月 20 日發生在肯塔基特蘭西瓦尼亞大學圖書館中的真實案件,四名大學生參考犯罪電影情節,策畫偷竊價值非凡珍品-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的《美國鳥類》(The Birds of America),但事情發展卻不如他們所計畫的一般...
片中開頭就已說明這不是改編真實故事,而是一個真實故事。除了用劇情片形式演出外,也讓整起事件的相關人物現身,甚至與劇中角色產生互動,把劇情片和紀錄片的比例平衡在七比三左右。如果看過《冒充者》想必不會對導演採用這樣的手法感到詫異,例如《冒充者》的真實人物旁白配上演員對嘴方式也同樣出現在《美國動物》中,利用現實和虛構交疊的方式順暢地推進故事。
由於這起真實偷竊案本身就已非常難以置信,也恰好四名學生完全是不同類型,幾乎可以說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所以也讓故事增添許多趣味、衝突性情節。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記憶,究竟這起搶案是誰起的頭?在紐約約好見面的人又是什麼外貌?華倫是否真的有飛到阿姆斯特丹?
從真實人物的說法可以補足角色當下在某場景的心境,這是《美國動物》運用劇情結合紀錄形式的好處之一。而單以純劇情片段來說,導演巴特林頓的場面調度也讓人感到相當驚艷,共有三段特別值得一提,分別是假想偷竊案當日情況的一鏡到底、偷竊案當天(真正的那天)以及四人被捕的時刻。
假想偷竊案這場戲運用角色間從容不迫的行事、充滿信心的態度,以及一鏡到底的調度表達出這群大學生以為自己的計畫如何天衣無縫、極其順利。真正偷竊的當天從進到圖書館到開車離去後整段都讓人坐立難安,例如從近景拍出華特緊張情緒的下一幕直接帶到艾瑞克看向平安無事圖書館員的遠景,情節上的轉折讓觀眾的情緒忽上忽下。而四人被捕時刻則以角色靜默、慢速方式戳破了早已破碎不堪的美國夢。
從片中起始到接近結尾,觀眾可從四名大學生以及家人的描述感受到他們並非本質惡劣的人。然而到了尾聲,遭到傷害的圖書館員則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此時,又再加上同夥之間曾有的不信任想法,這是導演運用真實人物的說法來達到一種觀點較為中立的方式。
《美國動物》以劇情片混合紀錄片方式將偷竊過程描繪的既充滿趣味又緊張刺激,也在案後節奏瞬慢留下深深的無力感,最後再燃起重生的一絲絲希望。雖把紀錄訪談剪接其中卻不因此讓人感到沉悶,甚至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總結來說,《美國動物》並非只著重於偷竊案經過,也講述到了青年犯罪動機,為寓意極深又不失娛樂性的犯罪好片。
全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
片長:1h 56m
台灣發行:采昌
上映日期:2018/09/14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