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虎尾》:懷舊年代感迷人,口音不符角色背景

By 凱特C - 4/11/2020


看完《虎尾》,實在被片中的口音問題困擾著。

第一次得知 Netflix 原創電影《虎尾》(Tigertail)時是 2018 年,爾後選角陸續公布,集結了多位台灣、香港、中國的演員。既然是聚焦移民故事,所以當時心想有著不同背景的演員加盟也很正常。

直到故事細節和預告發布後,看到李鴻其和馬泰演主角品瑞的成年跟老年時,不禁擔憂了起來,但這無關演技,而是口音。更準確地說,這無關演員來自哪裡,而是知道他們不可能用同一種腔調演出。

先不看小時候的品瑞說台語,長大變外省腔這點,這可能跟成長環境改變(從阿嬤家搬到媽媽家)、執政黨推行國語運動,或著跟很多眷村小孩混在一起有關。

雖然說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口音(看看郭采潔),但看著成年品瑞用外省腔罵著媽的、王八蛋,老年品瑞說話則是變港式普通話(馬泰香港出生、紐約成長)中文發音不太標準,這變化差異過大,看來能不怪嗎?



對於演員因應角色背景改變口音演戲這件事,不知為何,中港台的演員就是難以轉換自如,不像歐美演員,特別是英國演員,他們的一口美式英文已算是基本功。

不少台灣、香港演員到了中國演戲後,多半都得以配音方式呈現。少數幾位用原音的演員,像是《親愛的,熱愛的》中的李鴻其、《成化十四年》中的傅孟柏,儘管聽得出他們努力想用符合角色背景的口音演出,但就是差了那麼一點,依然逃不過被批評的命運。

談回《虎尾》,雖然用一個半小時講橫跨近 70 年的故事稍嫌不足,但由於情節也不複雜,以情感面來說已足以讓人了解品瑞的一生,感受到他做出抉擇的野心、奮鬥的掙扎和後續漫長歲月的空洞。

影像呈現出懷舊年代感和適當的配樂與插曲也為影片加分不少,唯獨口音不符角色背景真的是全片最可惜的地方。



【幕後故事】

當片尾演職員名單跑出監製 John Cho 時,赫然想起當初演員名單中也有周約翰,但為何沒有出現在正片中呢?查了一下編導楊維榕(Alan Yang)的訪談,其實周約翰有拍攝幾場在現代的戲,不過為了整體影片的感覺,雖然很不想,但導演最終在定剪版本刪掉了他的戲份。

【特別推薦】

如果對於楊維榕談亞裔故事題材有興趣的話,除了《虎尾》,推薦可看他共同主創影集《不才專家》(Master of None)的首季第二集「父母」。這集中,楊維榕同樣以出身虎尾的父親作為靈感,描繪移民後代與雙親間互動的故事。

雖然角色同樣有口音問題,甚至還出現了虎尾長大的父親說出「你給他做一個好的,是我們中國人吃的」這種話。但整體而言,這還是值得一看的集數,笑點滿滿之餘,還能讓身為子女的我們重新審思自己對雙親的態度。

推薦指數 7.4/10

全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虎尾》
上架日期:2020/4/10

延伸閱讀:16家線上影音平台評比推薦!電影、戲劇隨選隨看

延伸閱讀:Netflix原創影集推薦(2019/08/01更新至69部心得)


  • Share: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