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才無限家》對數學的狂愛,對信仰的堅持

By 凱特C - 5/28/2016

劇情簡介
印度數學奇才拉馬努金(戴夫帕托 飾)在不平等的時代中,獨自前往英國劍橋求學,在戰爭動盪及備受歧視的年代中,獲得英國哈代教授(傑瑞米艾朗 飾)的賞識,兩人亦師亦友地扶持下,在數學領域上成功挖掘出美好的成果。





觀影心得(有雷,請斟酌是否要閱讀)

孤陋寡聞如我,真的必須很慚愧地說,在電影上映前,我並不知道這位印度史上最著名的學家之一,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不過飾演他的戴夫帕托(Dev Patel )可就一點都不陌生了,曾演出《貧民百萬富翁》而廣為人知的他此次演繹這位傳奇人物,與金獎影帝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演出的哈代教授(Godfrey Harold Hardy)一同重現當時兩人對數學的狂愛與堅持。


在一戰爆發前的年代,拉馬努金離開心愛的妻子,從印度渡洋到英國劍橋,「印度人」的身分卻為他的前程蒙上一層陰影,沒受過正規的高等數學教育,僅憑靈感得出的數學公式在當時相當不能被接受,他始終不解哈代教授總要他去證明其說是正確的,但他從沒懷疑過神給他的靈感。


如同哈代教授為拉馬努金爭取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的演說中,提到這些數學公式它早已存在,不是人們去發明它,而是去找尋答案,呼應後期拉馬努金對教授所說,為什麼他會知道這些公式,因為是神賜予他的,他做出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信仰,但教授卻始終回答,他當然相信拉馬努金,但並不信神。


不過有趣的是,哈代教授始終認為自己並不信神,但一幕在萬里晴空的天氣下他拿著傘,講述神愛跟自己作對,這情節讓我想起很喜歡的一部電影《毒鑰》,女主角從不相信鬼魂的存在,到後來卻選擇用了驅邪方法,卻沒意識到自己已深信以往從不信的事物,信與不信的界線總是難以分辨。


哈代教授曾說與拉馬努金的相遇,「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浪漫意外。」的確,他們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貴人,若沒了哈代教授,拉馬努金的研究將會隨著他的逝去而埋沒,而拉馬努金闖進哈代教授的生命中,也或多或少改變了一些教授的小缺陷性格。


雖然兩人都很傑出,但相比之下,或許「天才」異於常人就是體現在每件小事上,即使只是個車牌號碼1729,教授抱怨的是這台車讓他塞車,但拉馬努金卻跳脫思維,說出1729數字的美妙之處。


不過「天才」兩字極其榮耀,卻也背負著極大的苦難。拉馬努金在32歲時就結束了短暫的一生,每次看到英才早逝的故事總讓我幻想,是不是當時他們要投胎時,都跟上帝作了約定,讓你活的這麼精采,做出這麼多貢獻,卻不被允許有更多時間。


比起許多奇才的實事改編電影,我想《天才無限家》並不想著重在拉馬努金的獨特天賦,而是想讓人感受到他對信仰的熱愛,如同貫穿整片的一個想法,這份研究不能隨他的逝去而被埋沒,於是他努力不懈為了信仰,讓神賜給他的靈感得以流傳下去。


天才無限家 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出品國:UK
出品:Edward R. Pressman Film, Xeitgeist Entertainment
發行商:威視電影
導演: 麥特布朗
編劇: 麥特布朗、羅伯特坎尼格爾
演員: 戴夫帕托、傑瑞米艾朗、陶比瓊斯
片長:108分

上映日期:2016/05/27
(觀影日期2016/05/27)

IMDb:7.7
Rottentomatoes:63%
Metacritic:56

以上圖片取自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FB粉絲專頁,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

  • Share: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